开 栏 语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为更好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凝聚强大道德力量,河北省文明办会同河北省文联联合推出《双争榜样》专栏。组织文学艺术家深入采访我省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文明市民等先进典型,以文学艺术作品形式加以呈现。文明河北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双争榜样——王美红

王美红,女,1978年9月出生,献县美红现代生活服务站站长、献县残联肢残协会主席。她患有先天性疾病,下肢瘫痪,但身残志坚,学习服装设计与裁剪、产后护理等。2016年,王美红成立“献县残疾人关爱之家”,帮助280余名残疾人就业创业。荣登2024年“时代新人·河北好人”榜。
轮椅上的彩色人生
- 崔新宇 -
晨光中,坐在轮椅上的王美红,像一朵莲花飘过来。
她用遥控器打开车后备箱,取出一个小马扎,双手撑着身体坐下,再将轮椅侧面的一副拐立在车身,开始拆卸轮椅。叠座椅,拆电瓶,车架分离,然后,依次放入后备箱。动作连贯娴熟,看得我目瞪口呆。王美红抿嘴一笑,开门,上车,汽车平稳地驶出小区的大门。
今天,王美红作为典型代表,要去沧州参加第十八届“沧州好人”颁奖典礼。
王美红双腿肢残二级,一生注定要在轮椅上度过。但除了不能行走,她跟正常人没有区别,别人能做的她都能做,甚至比一个健全的人做得更好。她学裁剪,开服装店;学催乳及推拿,客约不断;学驾驶,做到了残疾人很难达到的极限。她创建了“献县残疾人关爱之家”微信群,帮助200多名残疾人走出心理阴影并创业,用残缺的身体书写着励志的人生。
一
时间回到46年前,献县商林乡南宗村。一个漂亮的女婴降生,她睁开清澈的大眼睛,打量着这个未知世界。她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给全家带来了莫大的欢乐。然而,快乐总是那么短暂,小美红三个月时,被诊断为“脊柱骨膜膨出症”,意味着可能早夭或者终生瘫痪。当医生的爷爷当即给孙女判了“死刑”:这孩子活不长。父母头顶的天像塌了一样,一时间他们万念俱灰。娘哭了,咬咬牙说,“只要她有一口气,我养她。”坚强的爹也红了眼眶。
美红懂事时,得到了医生口中最好的结果:虽站不起来,但活了下来。她每天拄着一个小板凳一步一挪,活动范围就是百十平米的家。到了上学的年纪,眼巴巴望着同龄孩子的背影,不知哭过多少回。她喜欢书,书里的文字就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号,对她产生着强大的吸引力。弟弟妹妹放学归来,美红就缠着他们教自己拼音识字。
美红与身体的疾病做着抗争,在反反复复的病痛中长大。从6个月到19岁,一共做了三次大手术,身体指标趋于稳定,但那些繁花似锦的日子,她多想奔跑在蓝天下,去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啊!
二
20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小姨的一本裁剪书,美红一下子起了兴趣,她第一次有了人生梦想——我要学裁剪,要自食其力,养活自己。
“太难,你学不会!”父亲不同意。可美红身上有一股无法抗拒的韧劲:“我能。”她说,“你们能管我一辈子吗?”父亲沉默了,最终没拗过她。到三十里外的河间报名是父亲开三马车带着她去的。那天中午,父亲给她买了包子。第一次在大街上吃饭,热乎乎的包子托在美红手中,她东看西看,竟手足无措。美红突然掉泪了,她感到自卑、委屈。二十年,没走出过家门,她离这个世界太远了。那一刻,美红下定决心:我虽然残疾,不能行走,但我有一个正常人的大脑和一双灵巧的手,我要为自己的未来谋划一个出处。
这一年的冬天,美红坐着轮椅来到服装裁剪学校。学习的过程是艰难的,她认字太少,包里带了字典;不会算数,临来前,弟弟刚教会她用计算器。父亲放心不下,美红在教室上课,他就在窗外看。因为寒冷,父亲不停地走动,美红隔着窗户看到父亲的样子,心如刀绞,更加坚定了学成的决心。她知道,要想改变命运,没有捷径,只有坚持。每天下课后,美红一点点艰难地整理着笔记;夜里,别人都睡了,她仍在被窝里苦读。三个月时间,写下了整整两大本笔记,令老师们赞不绝口。
拿到红彤彤的结业证书,美红的眼圈红了,她迈出了自立人生的第一步。接下来,她免费给亲朋邻里做衣服,对照笔记反复琢磨,直到一件衣服做到完美合体。一天又一天,王美红躬身坐在缝纫机前的样子定格出一幅幅美丽剪影。
美红要收活儿挣钱,得到家人的支持。一台缝纫机,一把椅子,一把剪刀,一把尺子,美红的服装生意在乡村大集开张了。收到客户递过来的第一笔10元加工费,美红心跳加速,颤抖的双手透露了内心的喜悦与激动。这是美红挣的人生第一笔收入。命运没有辜负她的努力,付出有了回报。美红的生意越来越好,一年后,她在献县商林乡租了一间门市,“美红服装加工店”正式开业。
美红的收入日渐稳定后,她找到了合适的伴侣,生下健康的儿子,一家人过着温暖舒适的日子。每天与那些五颜六色的布料相伴,在忙忙碌碌中捡拾着生活的希望。而对未来的求索和不服输的性格,注定了美红的一生不会平凡。缘起一个朋友的创业信息,让她的内心世界燃起了更宏大的梦想。
三
苏姐因经常来美红的服装店做衣服,两人渐渐成了朋友。一天,苏姐说要去学习催乳技术,并给美红讲了这项技术的需求与前景。美红像发现了新大陆,对未知领域生出强烈的好奇和向往。她对苏姐说,我的腿不方便,你去学,回来再教我,我给你出学费。然而苏姐不是专业老师,并不能像美红所想的那样完整地教她。只有走出去,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美红清楚地记得,2015年4月14日,带了一个数码相机,三张内存卡,还有两部手机,在老公的陪伴下,坐了五个小时的大巴车,去北京学习催乳技术。
这或许是一个神奇的起点,一片广阔的天空正在美红面前徐徐展开。她身上那股不可遏制的蓬勃激情,簇拥着她奔向人生一个个梦想。
美红陆续学习了发汗、刮痧、艾灸、小儿推拿、育婴等,证书一个不少地拿了下来。她心灵手巧,学一样通一样,无论是技术还是服务,都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这一年,美红用挣来的钱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住房。第二年,她考取了驾照,紧接着又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代步汽车。
让父母在有生之年享受到女儿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是美红的一个心愿。有了自己的车,第一件事就是带没出过远门的娘出去兜风。沧州园博园内,美红把轮椅座位向后拉开,让娘坐在她的身后,娘儿俩一边说着话,一边欣赏着风景。老娘突然间泪水纵横,她心疼起闺女的不容易。美红的眼睛也红了,说:“娘,没有您,哪有我!您应该高兴才对啊!”娘流着泪笑了,有欣慰,更有对闺女的赞许。
王美红在家庭收入提高后,主动退出了残疾人低保。她说能养活自己,就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这些补贴应该给到那些需要的人。
四
美红不仅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为残疾朋友们撑起了一片天。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美红遇到了患小儿麻痹的残疾朋友韩卫红,因为有相似的生活经历,两人聊得很投机。后来,又认识了另一个残疾人朋友吴万双。美红发现身边还有很多残疾朋友,有的生活有困难,有的年纪轻轻却不思进取,完全依靠父母养活,还有的因残丧失了生活信心。她突然觉得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残疾”。美红有了一个想法,她要把这些残疾朋友聚合到一起,帮助他们找到生活的出路,自食其力,成为对家庭、社会有用的人。
2016年秋,美红创建了“有事业心的残疾人”微信群。在群里,大家分享着各自生活经历和创业的酸甜苦辣。对自卑而没有勇气和信心创业的残友给予鼓励,通过信息共享帮他们找些力所能及的零活儿。美红内心的能量,开始成为别人的生命之光。
第一个得到帮助的是吴万双,他患有严重风湿病,因药物导致脊柱强直,平时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几度丧失活下去的信心。美红组织群友多次去他家中探望,给他讲创业故事,鼓励他站起来。从开始只能站立几秒钟,到十几分钟,再到两三个小时,吴万双的眼里逐渐燃起希望的光。美红和她的团队将一辆三轮车进行了改装,让吴万双能够站着开车。站起来的吴万双从此有了生活的勇气,他高兴地说,是王美红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刘夫檩和哥哥都是重度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年近八旬,体弱多病,一家三口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艰难。美红和她的团队联合电视台,发动石家庄、沧州等地的爱心人士对刘夫檩家进行了救助。除了春播秋收,还帮他办起了一个水果摊,有了微薄的收入,刘夫檩家的生活不再窘迫。
2017年,献县宏志中学十五岁女孩李雅琪罹患恶性骨肉瘤,右臂不幸截肢,家庭陷入绝境。美红听说后,第一次在群里组织捐款,凑了800元钱。为了挽救这位花季少女的生命,美红带领着团队发起了更大规模的救助。他们开展“救助患癌少女大型义卖活动”,整整两天的义卖,为雅琪筹集到7699元善款。
赴郭庄镇福利院看望残疾的孩子,去河间市救助残疾人家庭……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后来,群名干脆改为“献县残疾人关爱之家”。十年来,美红的足迹几乎遍布了身边每一个残疾人需要的地方,她为残疾人群体点亮了一束光。
2017年,美红组织残障朋友去省残联学习非遗内画壶项目;从2019年开始,美红免费教授残疾人催乳和小儿推拿技术;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两场残疾人运动会;组织有专长的残疾人开展“服务社会,回报家乡”公益活动……
美红说,她已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今生要做一个“爱的搬运工”,要带动更多的残疾朋友走出心理障碍,融入社会,走上致富路、公益路。
五
美红的家里存放了一大摞红彤彤的荣誉证书——“献县好人”“献县德沛之星”“献县道德模范”“沧州好人•文明市民”“美丽河北·最美残疾人”“河北省自强模范”“时代新人·河北好人”……这些都是美红追梦路上的足迹。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颁奖词这样写道:你的善行如同春风,温暖了寒冷的角落;你的援手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滋养干涸的心田;平凡的人有善举,肢残志坚……
拨开时光的面纱,46岁的王美红脸上已有了岁月的痕迹。或许她很普通,但她心存光明。她的眼睛里没有虚荣,而是散发出一种被信仰支撑着的希望之光。
她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像一只陀螺旋转在人生轨道。她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遇见了一个好的时代。她说,今后要在助残公益路上继续前行,带动更多的残疾朋友自立自强,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年,美红又有了新的创意,她要做一项居家型“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为孕婴群体和居家失能、半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人等提供家庭看护服务。如果不是那辆轮椅,你根本不会相信她是一个残疾人。
夕阳西下,王美红结束了一天的活动。回家,逆光中,映出被微风吹扬的发丝和消瘦却坚定的肩膀。她坐在轮椅上,用遥控器打开车后备箱,取出小马扎,移动身体坐下,开始拆卸轮椅……一套熟悉连贯的动作完成,汽车驶向献县,驶向家的方向。
作者 崔新宇
崔新宇,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中国报告文学》等。著有散文集《默写幸福》等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