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贾旖情,一个血脉里流淌着唐河水的定州女儿。开元寺塔的飞檐挑着我童年的纸鸢,贡院石碑的刻痕拓印着我少年时的梦想。当列车载着我从师范学校驶回故乡,站台上飘来的槐花香瞬间湿润了眼眶——我像一粒蒲公英的种子,终于落回魂牵梦萦的土壤。而命运递给我的第一捧土,竟是特教中心操场上那方开裂的水泥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兼班主任,我深知自己手中的“接力棒”,不仅是传授运动技能的工具,更是承载着“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的使命,而我的家乡定州,便是这份使命扎根的土壤。

还记得第一次踏进特教大门时,我看到了这群特殊的孩子,看到一张张略显呆滞变形的脸时,看到那口水鼻涕浸湿的衣襟时,看到那摸索着小心翼翼地前进时,看到那努力张口到夸张却依然含混不清的问好时,我的心震撼了,顿时我的世界变成了灰色,其中的酸涩恐怕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
当特教老师,得先学会擦屎擦尿。一天,午休刚起床,好几名同学跑来找我,小玲拉裤子了,到现在我都能记起自己当时是多么的惊慌多么地无助,在我呆滞的那几秒钟时间里,他的手已经摸得身上到处是了,我顾不得其他,只能硬着头皮带她就冲进卫生间,擦洗干净满身污秽的孩子。清洗完,帮她穿好衣服,孩子回头对着我甜甜地一笑,仿佛寒冬里的一束暖阳,所有阴霾都消失了。
我是一名体育教师,我也是抓住每一次机会,倾尽所能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尽情绽放。2016年我怀着孕也坚持带孩子们训练羽毛球,初登赛场的我们在省第三届群体运动会上获得1银1铜的好成绩;2019年我们第一次代表河北省奔赴杭州参赛,时间紧任务重短短半月时间,我们在中国第三届基层残疾人旱地冰壶比赛全国总决赛斩获铜牌。2021年我们在河北省特教学校轮滑比赛中获得2金7银1铜的好成绩,2024年河北省第三届特教学校旱地冰壶比赛金牌……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都记录着我们播撒的汗水和对精彩人生的渴望。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十三年耕耘,82枚奖牌在荣誉墙生辉,更璀璨的是生命重生的轨迹:晓涛在定州福利厂自食其力;小晶多次获得全国残运会冠军,在疫情期间果断捐款;小岩、小婷入选省集训队,行李箱里始终装着关于定州记忆的碎片——这些曾被命运放逐的孩子,终以自强之光照亮了故乡的姓名。

常有人问坚守的意义,我总想起那个载誉归来的傍晚。大巴驶过南城门,夕阳照亮小航恬静的睡颜,他手中紧攥着沉甸甸的奖杯。我轻轻包裹住那只小手,突然懂得:所谓爱乡报国,不过是让每粒被风吹散的尘埃,都在故乡的星图上找到自己的坐标;所谓向真向善向美,不过是以凡胎肉身为灯,照亮残缺生命走向尊严的夜路。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我始终热心参与各类公益事业:我积极为贫困家庭送去慰问物资与暖心关怀,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文博・2025 定州半程马拉松赛事、2025年“尖庄杯”河北省第三届“和美乡村”乒乓球赛(村乒超)定州站等赛事中,我也以裁判员的身份全程参与服务,助力赛事顺利开展……
定州啊,我的家乡!你赐我以唐河般的坚韧,我报你以星辰不灭的光芒。在这条特殊的教育道路上,我会和孩子们一起,传递着文明的火种,传承定州的文脉和燕赵的血脉,用我们的努力和坚持,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故事。因为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他们终会在自己的轨道上绽放出独特的光芒,为定州、为河北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