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双争光荣榜

双争榜样 | 王刚:助行器相伴十八载公益路

2025-06-19 15:23:08 作者: 来源: 河北省文联

  开 栏 语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为更好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凝聚强大道德力量,河北省文明办会同河北省文联联合推出《双争榜样》专栏。组织文学艺术家深入采访我省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文明市民等先进典型,以文学艺术作品形式加以呈现,文明河北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双争榜样——王刚

  王刚,男,1981年7月出生,张家口市宣化区公益助残志愿者。作为一名先天性双腿重度残疾人,他十八年如一日,拖着残缺的双腿行走在助残、助学的道路上。荣登2024年“时代新人·河北好人”榜。

  助行器相伴十八载公益路

  - 张健 -

  夜已静。

  王钢仍坐在电脑前认真地工作,此刻,他高度运转的大脑忘记了时间。突然,后背一股暖流沁遍全身,他下意识地回头,发现背上不知什么时候披上了厚厚的棉衣。他知道,这又是妈妈起夜时给他披的,不禁心中一股酸楚。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让妈妈操心。可,他这么做是为了更多的残疾人,他要加倍努力,多剪一些视频,多赚一些钱,为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送去温暖。

  王钢,宣化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者,他的身体一级残疾,却不畏风雨,不惧困难,在公益事业中默默奉献十八年。

  一

  宣化的春天很美,桃红柳绿唤醒了沉寂的大地。古城墙巍峨地屹立在城中一角,像一队忠诚的卫士,王钢艰难地倚着他的四轮电动车,拍摄城墙下怒放的桃花。他站立的姿势摇摇晃晃,胳膊和腿努力保持平衡,拍摄的角度在腿脚的一次倾斜中错过。但他脸上泛着笑容,就算自己拍的照片不够完美,也要记录下这些怒放的生命。这天,他要去孙大姐家探访,一个多月没去看她了,也不知道在这冬春交替的季节她身体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难事。他要给孙大姐看刚拍的桃花,讲春天的美景。

  王钢开着电动车高兴地向孙孝荣家走去,孙孝荣是他帮助的残疾人之一。虽然多次去过孙大姐家,可今天他格外兴奋,脸上洋溢的笑容在太阳下愈发灿烂。他知道大姐爱花,爱这多彩的春天。

  二八月天气,像一个喜欢闹情绪的小媳妇。刚刚还太阳普照,突然间肆虐的风刮来,乌云随风密布,不一会儿,下起了小雨。王钢把车停在院子里,眼看着距孙大姐家也就几步之遥,可这对于他这个双腿重度残疾的人来说,是不小的距离。

  王钢拄着助行器在小雨中艰难地踽行,到了孙大姐家门口,还有更大的难题。孙大姐因腰部残疾,平常出入需要坐轮椅,通往她家的楼梯用木板铺成了斜坡。被雨淋过的木板异常湿滑,王钢手中的助行器有些不听使唤,他往上挪一步,脚下就会顺着木板下滑,雨水落在眼镜片上,眼前一片模糊。他迈一步退两步地往上挪,好不容易挪了一半,又一下滑到原点,摘下眼镜用胳膊擦拭了一下眼睛,粗重地喘了几口气,再次挪动……在小雨中挣扎了足足半个小时,才爬上木板坡。敲响孙大姐家的房门时,已气喘吁吁。

  孙大姐看到钢子来了,很是高兴,再看他衣服湿漉漉的,眼镜上挂着水痕,眼里满是心疼。因腰部残疾不能正常行走,孙大姐走路时是两只手两只脚同时着地,身体的缺陷,令她内心非常自卑,不敢见人,不敢和外面接触,怕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怕人们嫌弃。当王钢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她面前,一个人宅在家里、从玻璃窗后凝视窗外世界的生活被改变了。她震惊于这个双腿重度残疾的年轻人一脸阳光,还能做公益,他面对着本就艰难的人生,还在为别人献出爱心。他的行为,深深触动了孙大姐。

  认识了钢子,孙大姐慢慢变得阳光起来,她不再过分关注身体的缺陷,开始正视自己。隔三岔五地,王钢来和孙大姐谈心,给她讲外边的世界,讲励志故事。王钢还带其他志愿者来,给孙大姐打扫卫生,做一些她自己做不了的事情。

  当王钢得知孙大姐近期身体安好,生活正常,心里一下踏实了很多。他坐在凳子上,给孙大姐看刚拍的桃花,绘声绘色地将盛放的春天讲给她听。王刚告诉孙大姐,古城墙下桃花、杏花开了,万柳公园的柳树绿了,池塘里的绿嘴鸭也出来溜达了……孙大姐看王钢不顾潮湿的衣服,兴高采烈地给她描述着外边的风景,感慨万千。

  临走,钢子说,他要接着去探访几个不能自主行动的人,告诉他们这个春天有多美。

  二

  由钟楼东社区主办的家长课堂上,王钢被聘为讲师。这个没有多少文化也不会捧着书本讲课的残疾人,怎么能被聘为讲师?这是不少人的疑问。可当他声情并茂地讲完一节课后,在场的家长和学生都懂了,原来这个讲师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励志之书。

  王钢坐在讲台上,他手里并没有讲稿,他在用自己的每一次经历、顿悟,每一次跌倒又爬起来的疼痛诠释生命的真谛。因为不能正常行走,他无法和其他孩子一样打闹玩耍,无法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更别提工作、结婚生子了……他的童年是在羡慕他人中度过的,当渐渐懂事,他又发现,父母常常背着他流泪。父母担心,有朝一日他们不在了,王钢该如何生活。他不想看到父母的眼泪,不想听到他们的叹息,他要让父母安心。王钢开始不断向各种困难发起挑战,立志做不一样的自己,即使不能走路,也要磨炼出独立生活的能力。他告诉自己,我只是身残,心又不残,学做饭,学着用助行器行走,读书,上网……因为自己淋过雨,王刚总想着能为别人撑把伞。

  25岁时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做公益,要帮助更多的困难人群。想法是好的,可他的身体和收入水平,都不具备做公益的条件。当他向父母说起想做的事情,父母平静地列举了种种将要面临的困难。他说:这些我都知道,我相信自己能突破,我得给残疾人做个榜样。见他心意已决,父母当即表示,可以把他们的退休金分出一部分。他一口回绝了父母的资助,他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为了赚钱,他接了网上客服的工作。可随着他帮助的人越来越多,收入根本不够,他向父母提出学习视频剪辑的想法。父母对自立又有爱的儿子很是支持,省吃俭用,为他买来一台新电脑。王刚本想找所专业培训学校学习,可人家看到他的样子,一口回绝了。没办法,他买来一本本书,辅以网课自己学习,没有基础,他起五更,睡半宿就开始练习。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熬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父母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疼在心里。

  生活不会辜负有心的人,经过几个月自学,王刚剪辑的视频终于收到了第一桶佣金。他激动得像个孩子,喊来妈妈分享这份喜悦:我成功了,成功了……

  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看着眼前这个连走路都如此艰难的讲师,听着他成长的故事,桀骜的心瞬间破防。

  讲完课,王钢觉得自己的身躯高大起来。做公益,不单是给予物质的帮助,更要给予精神的帮助。

  三

  一次公益活动中,王钢听说因车祸致残的小张找工作四处碰壁,患上了抑郁症,他非常担心,联系了社区和残联工作人员一起去看望小张。小张家住七楼,同行人员担心他上不去,想让他在楼下等,可王钢执意要上去,还笑着调侃:做思想工作,你们代替不了我。

  拄着助行器上楼非常困难,王钢双手把着楼梯栏杆,上一个台阶再俯下身把助行器提一个台阶,上到三楼,他上气不接下气,满头大汗。同行人员有人提出背他上去,可他却说:一有困难就让你们帮忙,以后我还怎么独立生活。他身边的人都知道他的脾气,知道他有超越常人的毅力和不屈服的精神。

  挑战归挑战,可七楼对王钢来说真像天梯!实在爬不动了,他就坐在楼梯上歇歇,再站起来继续。他让其他人员先上去看小张,自己随后就到。

  王钢一阶一阶挪到七楼,刚打开小张家门,就听到小张暴躁地喊:“我连路都不会走,一个废人能干啥!”他顾不上自己满身疲惫,急忙走向小张的房间,拄着助行器,他在瓷砖地面上每走一步都会后滑一下。他拉着小张的手告诉他:谁说你是废人?你看我不也活得好好的?我双腿残疾,不也能上七楼看你吗?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咱就开开心心!活着多好,回头我教你剪视频,在家就能挣钱,咱都能好好生活!小张看着王钢,看着他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内心被深深触动了……

  初秋,宣化景色宜人,刚做完公益的王钢正要回家,突然有人打来电话,说他资助的学生红强考上了大学,非常想见见资助自己读书的恩人。当红强看到王钢时,他瞪大了眼睛,怎么也不敢相信,一直资助自己的竟是一个重度残疾人。瞬间,红强的眼泪决堤,他握着王钢的手哽咽着:“哥,谢谢您,希望您永远平安!”千言万语,此时汇成一句,这是红强对王钢最大的祈愿。

  王钢说,一个人做公益,就像是一只萤火虫点亮了灯,会引来成千上万只萤火虫。我用快乐感染别人,用真诚帮助别人,在公益活动中实现了自身价值,而那些接受我帮助的人,也能快快乐乐地生活。

  王钢,这个似乎无法用“普通”来标注的人,在为自己点亮一盏灯的同时,也照亮了别人的路途。十八年中,他已帮助五千余人,把“难”字一笔笔写出了价值。2024年,被授予“时代新人·河北好人”荣誉称号。

  新闻上正在报道王钢的事迹,他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自己被那么多人认可,心里五味杂陈。他说,公益的路还很漫长,但他相信明天太阳一定更灿烂。 

  作者 张健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中国铁路文艺》《河北经济日报》等。

关键词:双争榜样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