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6篇“我和我的双争故事”的作者均来自河北省直机关。他们中,有人驻村帮扶、心系百姓,有人恪守法治、维护正义,有人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尽管岗位不同、职责各异,但他们都以一颗赤子之心,奋发作为、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的深刻内涵。这些故事充满温度与力量,映照出我省机关干部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编 者
倾听民意,维护法治之光
卢玮玮
20世纪80年代,母亲在法院工作,我时常看到当事人在得到公正判决后,感激地赠送锦旗。那时我就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工作后,我自学了法律本科。
时隔多年,我有幸从事人大监察司法工作,开启了近距离学法用法护法的工作实践,见证着人大在监督执法、监察、司法工作中为维护公平正义的付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去年上岗之初,我们不时收到反映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蝇贪蚁腐”现象的信件。当时,恰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作出部署,要在全国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借助这一东风,全省成立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开展整治。人大监察司法工委也专门成立调研组,历时近半年,访一线、下工厂、入学校、问代表、听汇报,掌握大量基层实情,倾听群众心声。短短几个月,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督促若干问题整改,对“蝇贪蚁腐”形成高压震慑。
当人大代表们一致通过专题书面调研报告时,身在人大监察司法战线的我们深感欣慰也备受鼓舞。这项工作也直接促成我思考并撰写了理论文章《探析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内在实质》,被刊发在系统刊物上。如今,此类信访件明显减少,老百姓对惩治“蝇贪蚁腐”的典型案例拍手称快,我也真切感受到人大监督的有力有效。
如果说惩治“微腐败”是人大工作的一部分,那么监督相关部门公平公正执法司法、保护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则是服务大局的重要之举,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
今年我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后,省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省“两院”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情况报告作为2025年监督重点。
为更好地开展监督,我们经过分析研判,挑选了有代表性的6市12县(市、区)15个企业进行“解剖式”调研,征询了50余名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意见,并依托省工商联、省检察院有的放矢地发放调查问卷1500余份,最大程度探知民营企业的法治需求。
一份份收回的问卷饱含了民营企业的信任和期盼,给我们传递的则是沉甸甸的责任。在调查中,仅对司法机关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需求就超过六成,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此项工作的决心。而这些调研结果,也最终成为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法检开展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情况报告的有力参考,激励我们持续跟踪监督,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法治一小步,社会一大步。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河北法治建设会越来越好。(作者单位: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