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清明节前夕,河北各地在中小学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优良传统,厚植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感。

近日,石家庄市赵佗学校初一年级100余名师生代表前往华北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扫墓活动,通过献花默哀、瞻仰纪念碑、学习烈士事迹等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思与崇高敬意。 此次清明祭扫活动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师生们在缅怀先烈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大家纷纷表示,将继承先烈遗志,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学习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3月25日,鸡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实验小学,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烈士陵园基地,举办“诗赞革命先烈”主题活动。县实验小学2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文明实践志愿者和师生代表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全体人员肃立默哀、行三鞠躬礼,表达对英烈的深切悼念。鸡泽县实验小学师生集体朗诵诗歌《不朽》,以声传情致敬英烈,激昂而坚定的诵读声在陵园上空回荡,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烈对话。下一步,鸡泽县还将开展“云端祭英烈”、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持续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3月27日,“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在秦皇岛市抚宁区烈士陵园举办。活动现场,少先队员身着校服,佩戴红领巾,与党员、团员和现、退役军人代表共同面向烈士纪念碑列队肃立。4名解放军战士在肃穆悠扬的乐曲中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全体人员向英烈三鞠躬,表达深切敬意与追思。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现场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和平建设的征程,英烈们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

近日,迁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迁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中共迁安市委宣传部、迁安市人民武装部、迁安市委社会工作部、迁安市教育局等单位,在迁安市融媒体中心演播厅举行首届“小小英烈讲解员”颁奖仪式。28名小学生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讲述英烈故事,传递红色火种。本次活动主题为“童心讲述英烈故事,砥砺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共吸引迁安市2所小学的80余名学生参与,最终评选出28名优秀讲解员。他们的聘期为2025年4月至2026年4月,将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等重大节日期间分批入驻迁安市烈士陵园、博物馆等场所,为群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

近日,廊坊八中师在廊坊烈士陵园开展了庄严的祭英烈活动。学生代表手捧花篮,迈着庄重步伐,将花篮敬献于革命先烈纪念碑前。舒缓的乐声寄托了全体师生对先烈的无尽哀思。随后,老班长代表宁波团长讲述革命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师生们宛如穿越时空,深受触动。先烈们英勇无畏的身影在大家的脑海中不断浮现,浓烈的追思与感恩,在每个人心间悄然蔓延。

近日,沧州市第十中学开展“清明踏运河 徒步传薪火”红色教育主题活动。代国华老师以百狮园为讲堂,通过讲述马本斋、黄骅、刘震寰、赵博生的革命英雄的事迹,为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铁军精神"的赤胆忠诚,黄骅烈士在抗战中"血洒冀鲁"的英勇无畏,渤海回民支队创始人刘震寰"矢志报国"的革命情怀,冀鲁边区赵博生"宁都起义"的壮烈抉择,都化作滋养青春的精神养分。学生们以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对话先烈,既传承了慎终追远的民族传统,更深刻理解了"民族脊梁"的真正含义。这种沉浸式教育,让英雄精神从书本走向现实,引导同学们在致敬先辈中思考责任担当,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脉搏中永续流淌。

3月25日,邯郸市肥乡区王庄小学组织了扫墓活动。通过集体默哀、敬献鲜花、清扫烈士墓、参观革命历史展览馆等环节,让少先队员感悟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当日9时,学生代表抬着花圈,缓缓走向烈士陵园纪念碑,全体师生向革命先烈默哀三分钟,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在随后的祭扫仪式中,少先队员们手捧洁白的菊花,在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他们轻轻俯身,将鲜花敬献于碑前,又仔细扫去陵园尘土。结束后,队员们走进革命传统教育展览馆,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观看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深入了解革命历史。

3月27日,定州技师学院组织党员、团员前往北疃烈士陵园开展了“学英雄、爱英雄、颂英雄”主题党(团)日清明祭扫活动。在瞻仰烈士陵园、参观抗日纪念馆过程中,讲解员深情讲解了英烈们的英勇事迹,痛斥了日寇的侵略行径和残酷暴行。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烈士的缅怀,还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回溯历史、回望英烈事迹的光与影、情与景中,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铭记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崇尚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