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头条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暨中国精神文明网创办2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编

2025-01-14 15:18:19 作者: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年12月25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暨中国精神文明网创办2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与会同志围绕改进创新网络文明建设、办好管好用好文明网进行交流研讨。现摘编部分发言,供工作参考。

  履职尽责担使命 守正创新再出发

  能代表中国精神文明网作交流发言,我感到十分光荣,也十分自豪。回顾中国精神文明网创办20年的发展历程,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谆谆教导,激励着一代代文明网人感恩奋进、拼搏争先。20年来,我们勇担门户网站职责使命,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工作经验。

  一是坚持聚焦首要任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持续深入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介,集中展现习近平总书记领袖风范、思想伟力和人民情怀。在首页首屏开设“好好学习”专区、各端口突出展示“头条”报道,每天早晚推送“同学你早”音频节目和“习近平总书记话文明”金句海报,现已双双超过1800期。

  二是坚持服务中心工作,展现“文明中国”万千气象。打造“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品牌,入选“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开设“文明村镇创建巡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上展览”“少年儿童心向党”等网上专题,联合有关方面拍摄3集电视专题片《文明风盛新时代》,网上网下相融合,讲好新时代文明故事。

  三是坚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有力激发网上正能量。以宣传学习先进典型为抓手,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办好“时代楷模发布厅”和全国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等网上展播。连续16年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推评上榜“中国好人”1.7万多人(组),发布“中国好人榜”159期,累计网上参与量超130亿,活动入选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十件大事”。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重要回信精神,策划拍摄“中国好人”电视特别节目和“文明健康科普”“平凡英雄”等中英文短视频,让好人当主角,加强文明网评引导,使网上正能量更强劲。

  四是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构建“文明+”矩阵传播合力。健全与各地文明办、文明网传播协作机制,发展壮大网上宣传阵地。地方文明网和“文明+”新媒体账号粉丝量不断增长,阅读量明显提升。面向基层群众和广大网民,联动地方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祭英烈”等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创新组织“我们的节日”“美翻了我的村”“新时代网络文明公益广告”等网上征集展示活动,多个微博话题阅读量过亿。

  五是坚持筑牢安全防线,压紧压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政治家办网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完善制度设计和内容风险排查,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20年砥砺前行,20年守正创新,中国精神文明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益成为网络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也见证了精神文明建设一路前进、不断开创新局面。回望光荣历程,我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领导同志的关怀指导,离不开兄弟单位和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地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以及文明网的鼎力合作,离不开先进典型、专家学者们的热情帮助,也离不开网站历任领导和全体同志们的接续奋斗!

  二十春秋逐日月,文明网人绽芳华。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本次座谈会精神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改进创新体制机制,补短板、强弱项,更好实现移动优先、视频主打转型,有效提升“文明+”矩阵传播合力,助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数字化赋能,为实现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应有贡献。(管萍/中国精神文明网总编辑)

  网上网下相结合 创新传播正能量

  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对卫生健康先进典型宣传工作大力支持。从2017年6月开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群众推荐评议活动,这项工作是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向卫生健康领域的延伸。通过七年多的探索,已成为卫生健康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我们已发布宣传1100多位“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和15支优秀团队,走进革命老区、医疗机构、医科大学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机关举办了21场现场交流活动。七年多来的实践,我们有以下三点突出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是卫生健康先进典型宣传,离不开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们开展的“最美医生”和“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先进典型宣传活动,都得到了中宣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宣部领导多次出席卫生健康系统“时代楷模”“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活动,慰问医务人员先进代表。中国精神文明网在“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推评的有关具体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名单进行权威发布。

  二是活动蓬勃开展的生命力,来源于广大群众的热心参与和各地的积极响应。参照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成熟做法,“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推荐评议活动,把推荐权和评议权直接送到群众手上,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官微,开展线索推荐、展示评议,拓宽了视野和渠道。同时,我们严格审核把关,通过人选复核、集中评议等环节,坚持好中选优。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紧密联动模式,也带动了省级卫生健康委与文明办的密切协同配合。在省级文明办支持下,内蒙古、上海、江苏、江西、山东、广东、重庆、宁夏、海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常态化开展本地区好医生、好护士推荐评议活动,宣传阵地不断前移,挖掘宣传了更多基层优秀医务工作者。

  三是活动网上网下相结合,更好发挥卫生健康领域正能量示范带动作用。从2018年起,我们组织“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的优秀代表,赴革命老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开展“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进村入户为群众进行义诊和健康咨询,走进基层医疗机构带教查房,深入学校举办健康讲座,足迹涉及浙江嘉兴、福建古田、江西于都等18个省份的30个县(市、区)。多年来,“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推评工作坚持重在网上、守正创新,积极统筹协调“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健康报等传播平台,与中国精神文明网加强合作传播,共同进行现场交流活动直播,还积极参与宣传推广“文明健康科普”网络短视频、配合做好“中国好人”特别节目台网立体传播等,使卫生健康领域先进典型无论网上还是网下都“叫得响”“传得开”。(米锋/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

  携手共建新时代网络文明

  在中国精神文明网(以下简称中国文明网)创办20周年之际,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此,共同围绕新时代如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进行交流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作为党在网上的重要舆论阵地,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履行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主流媒体要主动扛起网络文明建设大旗,以主流思想、主流价值引领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提供强有力思想舆论支持。

  长期以来,新华网与中国文明网紧密合作,共同投身网络文明建设事业,取得可喜成绩。借此机会,结合新华网具体实践,就进一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与大家分享几点思考: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把准网络文明建设“定盘星”。党的创新理论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推进网络文明建设,要始终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作为“定盘星”,把其中蕴含的“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以“小切口”揭示“大主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轻巧飞入网络空间、精准到达网民身边,引导亿万网民与党同心、跟党同行。新华网着力推动领袖思想和形象宣传“谱新篇”,“学习进行时”专栏推出总书记“地方考察调研故事”等重磅报道,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二是弘扬主流价值,当好网络舆论“定音鼓”。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流价值,在大是大非中把方向,在思想激荡中立主脑,在众声喧哗中定基调,推动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2024年,新华网紧跟时事热点,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上敢于发声、善于发声,推出《三评“自媒体乱象”》《三评“网购套路”》等“三连评”作品,产生广泛社会影响,有效引领网络舆论。

  三是注重数智赋能,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加强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要善用先进技术之利,积极抢占科技创新高地,以数字化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活力。2024年,围绕“中国航天日”,新华网运用AI技术打造了重磅微视频《极目楚天 共襄星汉》,被百余家媒体转发,在网上产生刷屏效应。

  四是做好国际传播,架设文明交流互鉴“新桥梁”。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离不开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新华网积极发挥互联网跨文化、跨语言传播的优势,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当代中国美好生活,推动国际社会更加了解古代中国、理解当代中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战略部署。新征程上,新华网将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为建设好发展好中国文明网提供各方面支持,为携手走好网络文明建设“第一方阵”,共同建设网络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车玉明/新华网总编辑)

  双向发力 同频共振

  推动网上网下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在中国精神文明网创办20周年之际,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中国精神文明网已经成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网络文明建设中发挥了“排头兵”作用。近年来,在亲身参与网络文明建设中有这么几个深切的感受:一是最感恩的是,2022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让广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倍感温暖、备受鼓舞,更增添了我们深入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最感佩的是,“中国好人”群体是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引领者,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省上下的尊崇礼遇,上榜“中国好人”已经成为家庭的荣耀、单位的荣誉、社会的荣光。三是最感激的是,在中国精神文明网的悉心指导和示范带动下,安徽各级文明办的办网管网用网水平快速提升,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动能,形成了线上线下共建精神文明的良好局面。

  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文明网作用、深入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我结合工作体会谈几点思考:

  第一,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首要任务,必须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安徽文明网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融入网络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做到三个“第一时间”:一是第一时间推出宣传报道。首屏突出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头条”重点刊发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重要会议活动、到基层考察调研报道。二是第一时间推出网络宣讲。制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音频节目和“理润江淮”网络宣讲系列微视频,在“两微一端”广泛推送。三是第一时间推出研究阐释。设置专题专栏,常态化刊播评论言论、解读文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二,融合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改进创新的必然要求,必须做好网上内容供给。我们坚持把互联网作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加大网络文化产品供给,主要在三个方面用力:一是加强网络产品生产,成立“文明皖风”工作室,持续创作推出融媒体产品,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分发传播。二是加强网络专题策划,每年推出20多个网络专栏专题专页,“文明面对面”访谈得到了市、县积极响应和广泛传播。三是加强网络品牌建设,推出“德耀江淮”“榜样”“曝光台”等栏目,通过正面引导与反面曝光相结合,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网上影响力。

  第三,身边好人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载体,必须抓好典型示范引领。我们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推评活动,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大力挖掘典型,建立“人人推”“天天见”“处处敬”“个个帮”“时时学”五项机制,挖掘各级各类身边好人120多万人,其中1700多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二是广泛宣传送了《碎花裙的无畏与大锅勺的正义》短视频,就因反应快速,播出后短时间内播放量就近10万,有力弘扬了新风正气。我体会到,在网民最渴求真相和坐标的时候积极发声、回应关切,才能抢占舆论主导权,引导网民寻找到正确方向。

  三是表达要生动。评论类短视频的表达应当更接地气、更具网感,要用生动鲜活的网言网语表达观点、讲述故事。人人都能心领神会、感同身受的表达,才能令人心生爽感且不反感,才更能引发网民的认同和共情。在《莫让彩礼成了婚车的“拦路虎”!》一文中,我就特别注意把握这一点,做到句句铿锵,同时又超接地气。

  四是发声要有力。文明网评旨在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唱响“好声音”、激发正能量。针对网上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现象和行为,既要敢于发声、主动“亮剑”,又要善于发声、把握好度。做每期节目时,编辑老师都会给我一些这方面的提示,使我更加注意力度、尺度和温度的把握,明显提高了网上发声能力。

  为了写好评论、做好视频,我经常到文明网上浏览,感到这里的内容有看点有特色,组织的网上活动有创意有热度,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不竭的灵感。作为网评员,我感到十分自豪,今后一定要按照坚信笃行、好学能文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本领,就像小小蒲公英那样,扎根网络空间,自觉进行文明实践,用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不断发声,积极散发文明的种子。(徐海跃/网评员代表)

关键词:精神文明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