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馆陶县:医疗+文明实践 把健康服务送到家

2025-01-10 15:42:18 作者: 来源: 河北日报

  馆陶县创新建设医疗健康文明实践基地

  医疗+文明实践,把健康服务送到家

  2024年12月17日下午,馆陶县人民医院惠民健康志愿服务队走进路桥乡梭庄村,开展健康义诊活动。李威焰摄

  “尚书记,最近天气干燥,咱村里的老人身体怎么样?”1月6日16时,馆陶县人民医院基层部主任李威焰拨通了尚沿村党支部书记尚丙钦的电话。

  接到这个电话,尚丙钦特别高兴,李主任又要带着医护人员来村啦。

  每隔一段时间,李威焰都会带着惠民健康志愿服务队的医生和护士到村里义诊。在来之前,他会打电话询问村民的健康情况,再根据需求组织相应的科室医护人员。

  馆陶县下辖277个行政村,长期以来,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存在缺人才、缺技术等问题。

  自2023年9月馆陶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健康小屋设立后,该县以县人民医院为试点成立惠民健康志愿服务队,把配备血压计、心电图机、急救药箱等医疗器械的商务用车打造成全县医疗健康流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村。

  如今,馆陶县人民医院惠民健康志愿服务队共有8支小分队,带队的都是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党委书记张延良任惠民健康志愿服务队政委,党委副书记王振凯任队长,李威焰任办公室主任,477名志愿者均为馆陶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

  但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发现,还有许多有就医需求的村民因行动不便延误就医,导致病情恶化。

  为打通服务群众健康的“最后一米”,2024年12月12日,馆陶县依托县人民医院建设了医疗健康文明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免费医疗、入户上门及文化服务活动。每次开展义诊、健康宣教等志愿服务后,医务志愿者们都会到基地进行复盘总结。

  “这是馆陶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再一次探索和创新。”馆陶县新时代理论宣教中心主任高杨介绍,该县建设医疗健康文明实践基地,整合全县优质医疗资源,汇聚各方专业力量,以创新的服务模式、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今年78岁的韩风菊切实感受到了这一创新带来的就医便利。

  韩风菊是馆陶县王桥镇王桥村人,患有高血压。2024年12月中旬,她出现头晕、心慌、胸闷等症状,但因行动不便,没办法到县里的医院看病。

  2024年12月21日,馆陶县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王会利带队到王桥村义诊,了解到韩风菊的情况后,和护士长王莹一起到她家中看诊。

  量血压、测血糖、听诊把脉……结合韩风菊的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王会利判断她的头晕、心慌、胸闷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随即为韩风菊建立健康档案,并调整了她的降压药剂量,指导她按时服药、健康饮食。

  义诊结束后,王会利和当天其他义诊医生在医疗健康文明实践基地汇合,一起复盘当天义诊情况,并将交流的内容列入下次健康宣教的重点。

  3天后,王会利电话回访了韩风菊,得知病情稳定后,便将她最新情况记录在健康档案上。

  开展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要活动形式,馆陶县医疗健康文明实践基地将医疗健康与文明实践紧密结合,既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又是医务志愿者们交流的平台。

  1月4日,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马东周到馆陶县人民医院坐诊、带教、查房。馆陶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许新法就在馆陶县医疗健康文明实践基地交流的内容向马东周请教。

  “患者两年前因脑出血到医院就诊,是我给他做的手术。这次义诊我又见到了他,恢复得还可以,在试着说话了,您看下一步怎么恢复更好呢?”许新法把他在尚沿村义诊的患者情况告知马东周,向其请教治疗方法。

  得到答复后,许新法给患者拨通了回访电话,将最新的治疗方法告知患者。这样一来,村民不出村,健康问题就直接问到了市级专家。

  “馆陶县医疗健康文明实践基地满足了村民对医疗健康服务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高杨说,医疗健康文明实践基地还将是医疗健康教育的课堂、健康文化传播的新阵地。

关键词:文明实践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