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时代新人

“双争”有我|邢海明:太行山上的“背篓”电工

2024-12-06 10:30:59 作者: 来源: 河北交通广播

  他们因信诺而忠义

  他们因善良而坚强

  他们因大爱而至诚

  燕赵大地,

  一种向上向善的热潮在涌动,

  一股奋发奋进的力量在凝聚。

  2024“双争”有我  广播特别节目

  《“双争”说》。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

  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

  邢海明,国网灵寿县供电公司寨头供电所南营服务站台区经理。曾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邢海明服务的区域位于太行深山区的木佛塔村,138 户 380人分散在9个自然庄,多为留守老人,山路崎岖,出行艰难。一个背篓、一辆摩托,他上山为村采购用品、下山售卖山货;一个工具包、一双绝缘鞋,他抓山巡线、精心运维;一个账本、一部电话,他把乡情记在本上、放在心头。

  小背篓里的乡情

  木佛塔村距县城约 76 公里。邢海明利用检修用电设备的契机,帮助老人从镇上置办完生活用品,再到药店购买老人急需的药品;给69岁的王秀灵老人送蒸年糕的材料,帮忙更换厨房老旧线路;在上水泉溪自然庄,给王梅云大娘送咳喘药.....摩托难行处,他就徒步跋涉,丝毫不敢耽搁。送完生活用品,邢海明的背篓又装满了核桃、干木耳、花椒等山货,送到山下的特产店售卖,帮老人换回零用钱。

  35年的“一送一带”,他骑着半旧摩托在山区跋涉20多万公里,用坏15 个背篓,让邢海明这个乡亲们接触最多的“外人”,成了他们最想见到的“亲人”。

  守卫光明的赤情

  作为南营服务站外勤班的骨干,邢海明和同事负责10千伏654漫山线、644南营线、651五岳寨线三条线路的日常巡视工作。山区线路维护、故障抢修难度大,邢海明经常要攀爬在崇山峻岭间,有时候依靠开山刀才能在丛林中艰难前行。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邢海明靠着一心为民的服务热情,35年保持个人零投诉。

  2023年7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山洪暴发,道路阻断,电力设施遭受重创。为早日恢复供电,邢海明在泥泞的山路徒步跋涉5公里,第一时间将受灾情况报给了抢险指挥部。引导抢修队勘查抢修,整整三个昼夜没合眼,吃住在服务站二十多天,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电不通不撤退”的庄严承诺。

  服务账本上的亲情

  神仙洞自然庄张文兰大娘家的电费该交了,用手机先给她交上;木佛塔村的邢正月大叔修猪圈,需要两袋水泥、一车沙子,抽空开三轮车拉回来……在邢海明的工具包里,一册卷了角的“服务账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民们各类需求。

  除了服务账本,考虑到留守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为了方便联系,邢海明就把自己的电话号码设置成老人机的一键拨号。“有事就按一键拨号给我打电话,随叫随到。”这是邢海明常挂在嘴边一句话,也是老乡们记在心里的贴心话。

  “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给邢海明打一个招呼,他都热心地帮忙解决,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35年如一日,邢海明用一片赤城之心温暖了山区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成为大山里熠熠生辉的“光明使者”。

关键词:“双争”有我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