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岛市世纪港湾,外卖员刘刚(右一)准备送餐。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
评论员任凯
据媒体报道,10月14日,“饿了么”平台回应对“超时扣款什么时候会取消”的问题时表示:“正在抓紧改!针对众包骑士反馈超时扣款的取消,平台正在试点推广新版服务分,通过扣服务分等方式取代原有的超时扣款,努力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目前正在南通、常州、揭阳、景德镇等城市试点推广,预计10月覆盖更多城市。”
试点推广取消超时扣款,对数量庞大的外卖骑手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外卖超时扣款,是悬在所有外卖员头顶上一把“剑”,为了能够多接单、准时配送,由外卖员超速行驶、闯红灯等行为产生的交通安全隐患,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有的新入职外卖员对平台规则不明晰,担心超时扣款,提前点击送达,却换来平台高额罚款,罚一次,相当于跑好几单的佣金,类似的案例时有发生。
此前,《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刷屏网络,引发社会对外卖骑手生存境遇的普遍关注。其中就有外卖平台的算法对骑手精准“算计”,外卖骑手陷入了“快速”“准时”的数据怪圈里。平台为了更好实现用户黏性,建立口碑,在复杂的算法下,骑手的送单时间被不断“挤压”,3公里送餐距离最长时限从1小时,变成45分钟,后又被缩短了7分钟。
由于算法对骑手单向不透明,这些被系统吞噬的时间最终都由“没有议价能力”的骑手来填补。为了不被超时罚款,骑手们往往只能选择超速、闯红灯,甚至不惜逆行。骑手“玩命”送餐的背后是不公平、不平等、不透明的平台规则造成的。
保障外卖骑手正当权益、压实外卖平台主体责任、引导外卖行业规范发展,逐渐从舆论层面的社会呼吁上升为政策层面的切实保障。比如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从劳动收入、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对外卖平台提出具体要求。此后,各地也陆续出台配套的相关权益保护政策,比如北京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制度、上海要求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遏制“以罚代管”、河北八部门联合出台“三十一条”保障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在此背景下,平台试点推出超时免罚,既是回应外卖骑手的诉求,也是政策压力传导到外卖平台的必然结果。但推出超时免罚也不意味着就要牺牲送餐效率,而是平台通过技术升级,用更加人性化、更合理的柔性管理措施取代罚款的单一管理方式。例如,有的外卖平台以“动态积分”替代“经济处罚”,超时、差评扣分,准时送达、安全培训加分,积分与接单优先级和单均奖励直接挂钩,管理从负向处罚转向正向激励;有的则通过大数据前置判断暴雨、交通管制,自动免除超时责任,为新骑手优先分配低难度订单,新骑手10单免罚。
速度慢下来,安全多一分。取消超时免罚,从源头上降低骑手“玩命”跑单的发生率,让外卖骑手在送餐路上更从容、更安心。提高送餐效率,不只有超速、闯红灯、逆行这些冒着风险的违规操作。外卖骑手做减法,技术和数据做加法,增减之间,突显的是“以人为本”制度温情,是一种效率与安全兼顾的管理智慧。
从过去效率至上,到兼顾安全与效率、公平与效率,构建更加可持续、有尊严的用工环境和劳动关系,外卖行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把外卖骑手的权益保障放在首要位置,让风里来雨里去的外卖小哥没有后顾之忧,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织密安全网,这是平台经济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