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文明实践

衡水市饶阳县:文明实践“接地气”服务群众“心贴心”

2025-09-25 15:54:38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2025年7月,在饶阳县桥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国学课堂”开课。图为小朋友们正在诵读《弟子规》。衡水市饶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张大爷,这是您要的降压药,我给您送过来了!”清晨的阳光刚洒进端午村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李杏好就拎着药包敲开了独居老人张大爷的家门。从“送药上门”到“技术下乡”,从“国学课堂”到“矛盾调解”,如今的饶阳,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暖流正浸润着千家万户。

  2025年以来,饶阳县聚焦群众需求,以阵地为基、以活动为魂、以机制为保障,让文明实践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走出了一条接地气、暖人心的群众服务之路。

  阵地建在群众身边,服务“触手可及”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周六上午,桥西社区文明实践站的“国学课堂”里总能传来朗朗书声。这是饶阳县与衡水学院合作推出的特色项目,国学爱好志愿者们用生动的故事、有趣的互动,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以前周末孩子总在家看电视,现在来这儿学国学、练书法,还认识了好多小伙伴!”居民王曼丽笑着说。

  不止桥西社区,饶阳县还精心打造了“三镇十村”文明实践示范带和七校文明实践基地。在王同岳镇圣水村文明实践站,村民们闲暇时能看书、下棋、学技能;在弘毅学校的民族乐器教育实践基地,孩子们用二胡、古筝奏响家乡的旋律;在第二中学的红色教育基地,学生们通过红色故事感悟初心使命。这些建在群众家门口的阵地,成了大家“愿意来、来了不想走”的温馨港湾。

  活动围着需求转,实事办进心坎里

  “这葡萄剪枝得注意角度,留3-4个芽眼就行,这样来年才能结出大串儿!”在五公镇邹村的葡萄棚里,“棚室课堂”志愿者、高级农技师正手把手教种植户剪枝技巧。作为农业大县,饶阳县针对农民需求,推出了“棚室课堂”“1+10五包服务”等特色项目。截至目前,饶阳县依托25个志愿服务组织、200个实践站,已设计实施241项文明实践项目。

  除了服务农业生产,饶阳县还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体身边。“头顶大事发自爱心”项目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免费理发;“敲门问事儿”项目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探访独居老人,帮他们买菜、做家务;“乡里乡亲”调解项目则由村民信得过的“和事佬”出面,化解邻里矛盾。今年5月,村民刘大哥和邻居因宅基地边界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乡里乡亲”调解志愿者多次上门沟通,最终让两人握手言和。“都是乡里乡亲的,经他们这么一劝,啥疙瘩都解开了!”王同岳镇段口村民刘大哥说。

  在传统节日和国家纪念日,饶阳县还会开展文艺下基层、科学普及、健康咨询等集中示范活动。端午时节,志愿者们和村民一起包粽子、话民俗;国庆节期间,公园广场上的红色歌曲演唱活动吸引了上千人参与。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收获快乐、感受文明。

  机制做保障,文明实践“长效跑”

  “参与一次志愿服务积2分,积分能换洗衣粉、食用油,还能提升信用等级,贷款更方便!”在饶阳镇故城村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小李正给村民讲解“积分+信用+金融”激励机制。为了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饶阳县先后印发多项实施方案,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还分层次开展业务培训8期,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

  饶阳县崔池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0”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架构图。衡水市饶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移风易俗也是饶阳县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1+10”文明实践员发挥“身边人”优势,在村民办红白事时主动上门服务,协助红白理事会按标准料理事务,倡导简办节约。今年3月,五公村村民赵大叔家办丧事,文明实践员主动帮忙联系殡仪馆、安排流程,比原来节省开支近万元。

  如今的饶阳,文明实践已融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到社区里的贴心服务;从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到看到老人们的满意笑容,文明实践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文明实践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