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文明创建

明德崇善 向美而行——秦皇岛市海港区双争活动赋能城市文明新跃升

2025-09-25 15:54:38 作者: 来源: 今日海港区

  “感动港城·平民偶像”“榜样点亮海港”“身边好人推荐”,咱老百姓自己评选出来的平凡英雄站上了荣耀舞台,树立起可学可做的文明标杆。

  “彩色周末”“沙滩音乐季”“四季春晚”“长城谣 山海情”歌手大赛,歌声飞扬,舞姿翩跹,欢声笑语里传递着文明的温度与力量。

  群众在哪儿,服务就在哪儿。养老扶幼,邻里守望,特色文明驿站、爱心小院等如颗颗种子发芽,共同构建起便捷高效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在这里,志愿服务的星火温暖全城。

  …………

  今年以来,海港区积极开展培根塑魂、看齐争先、志愿关爱、诚信守法、创建提升等五大专项行动,推动“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走深走实,不断激励市民明德崇善、向美而行,为实现海港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精神滋养和文明力量。

  讲述身边事

  榜样力量燃起来

  一次旅行救治4人的“最美外科医生”、用爱编织山里娃音乐梦的“最美乡村教师”、三十载孝心铸家风的好儿媳、两代红马甲接力奉献的志愿者……最近,漫步在海港区双争主题公园里,市民们发现,“‘家’有向美向善”板块的10余块书本型小品,展示着海港区典型人物的暖心善举,呈现出市民践行文明的生动实践。

  “我们依托秦皇植物园打造了全市第一个双争主题公园,旨在以小见大传递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引导广大市民将‘明理守法、向上向善’融入日常生活,让‘美’与‘善’成为港城动人的底色。”海港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韩红东说。

  榜样是无声的号令,典型是生动的教科书。

  近年来,海港区深耕厚植道德沃土,坚持立德树人,以双争精神为引领,扎实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用榜样力量激励全民崇德向善。

  平凡英雄闪耀时代光芒,海港区持续涌现出一大批事迹突出、群众认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典型示范意义的先进人物。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各级道德典型300余人,其中包括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河北省道德模范6人、中国好人14人、河北好人50人。这些举措让平凡英雄站上荣耀舞台,使每一位“文明市民”成为海港区的亮丽名片,让每一位“身边好人”化作人们学习的鲜活典范。

  为放大双争正能量,海港区不断强化先进典型宣传。在区级媒体开设双争专栏,编发图文、视频稿件600余篇(幅);拍摄《厚德海港》《海港榜样 向上力量》宣传片3部,制作《榜样之光》双争人物短片10集;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沈汝波为原型,排演情景剧《正字人生》,并编辑出版《燕赵楷模—沈汝波》专著。全区实现社区“善行义举榜”全覆盖,确保榜样故事深入人心。

  海港区还制定《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礼遇帮扶办法》,通过邀请模范列席重大节庆活动、建立“好人工作室”等举措,为各级模范提供政治关怀、生活帮扶与精神激励。这不仅守护了榜样的“温度”,也为双争活动持续深化注入了动力,在全区积极营造出“学榜样、做文明市民”的浓厚社会氛围。

  一个个鲜活的榜样、一段段拼搏的故事,不仅凝聚起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更传递出港城人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昂扬豪情,激励着每一位市民在各自岗位上勇毅前行。

  群众当主角

  品牌活动搞起来

  以长城文化为魂,以山海情怀为韵,今年旅游旺季,由海港区委宣传部、市音乐家协会、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区文联联合主办的“长城谣 山海情”群众歌手大赛精彩上演。历时两个月,通过海选、初赛、复赛、决赛四个阶段的激烈角逐,全区百余名音乐爱好者同台竞演,为市民呈现了32场高水准的视听演出,激发了群众奋发向上动力和基层文化活力。

  “群众歌手大赛来源于群众,唱给群众听,参与的人群各个层次的都有,非常受欢迎。”参加了多场比赛的点评和打分,大赛评委、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韩永斌说。

  “小鸟、小鸟……”9月20日,在秦皇植物园东北侧的通道上,一名牙牙学语的孩童坐在推车里,小手指向一旁的“诗画二十四节气”展牌,稚嫩的童音惹来路过市民关注的目光。

  “诗画二十四节气”书画长廊是海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半亩塘艺术沙龙以“双争有我·画说河北”为主题联合创作的产品,也是海港区双争主题公园的一部分。28幅书画作品以四时为序,运用国画花鸟技法,生动刻画每个节气中秦皇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花卉、鸟类、昆虫等,让往来群众沉浸其中,乐享家乡之美。

  让群众成为活动的主角,让文明在参与中生根发芽。

  围绕舞动河北、唱响河北、画说河北、书香河北、活力河北等品牌活动,海港区开展了“长城之首”京津冀击剑公开赛、“秦皇山海经典诗歌艺术朗诵会”“四季村晚”“万人共跳一支舞”全民健身联赛社区运动会等主题活动。2022年以来,全区共开展2000余场精彩主题活动,吸引12.6万人次踊跃参与。

  通过搭建好用、管用、实用的活动平台,海港区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养,在寓教于乐中增强归属感和获得感,真正实现精神文明创建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

  幸福零距离

  惠民服务暖起来

  “王阿姨,您看楼道这堆旧家具不仅占地方,还存在消防隐患,咱们今天一起把它清走。楼道亮堂了,住着也舒心不是?”9月20日,在海港区河东街道工人南里小区,社区工作人员小祖正面对面地跟居民王阿姨沟通。

  原来,这个小区部分居民习惯在楼道、楼下空地堆放杂物,不仅影响环境美观,还堵塞消防通道。为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街道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共60余人,对小区展开全方位清理。大家手持铲子、刷子等工具,逐栋逐层清理楼道内的小广告,确保墙面干净整洁。

  针对楼道内长期堆积的杂物,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沟通,在取得居民同意后,将废旧家具、纸壳箱等物品进行集中清运。

  此外,河东街道还创新机制破解治理难题,建立社区、网格员与第三方公司直接对接机制,实行“十五分钟响应”,确保问题发现即处置,形成双向反馈、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工作格局。

  这是海港区开展“城市清底、城市清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100%,按“六净五无”标准实现全天保洁;清理绿地5.42万平方米,清运垃圾61车,修剪乔木818株,处置遮挡交通指示牌问题60处;更换雨篦127个、人行道及盲道地砖6667平方米,完成26条主次干道、8条街巷雨水管网清淤……今年以来,海港区以文明创建为抓手,重点聚焦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区域,着力解决主次干道、街巷路、居民小区等重点区域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

  “双争活动应该始终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坚持‘做新、做实、做优’,让争光争气的意识深入人心,在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韩红东说。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创建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近年来,海港区构建起由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实践所、370个实践站组成的服务网络,107支特色服务队、14.8万名注册志愿者累计开展便民惠民、孝老敬老等志愿服务30万小时。众多文明实践阵地,让群众愿意来、来了有收获、来了还想来,真正实现文明“零距离”、服务“有温度”。

关键词:双争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