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的榜样引领作用,在全市营造“学习好人、宣传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8月22日上午,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文明办)主办、石家庄新闻网承办的“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2025年石家庄市先进人物事迹宣讲活动,在石家庄人民会堂举办。

双争工作开展以来,石家庄市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先进典型培育工作。2024年,石家庄市有3人获得了“中国好人”称号,有11人获得“河北好人”称号。此次活动邀请了石家庄市邢海明、王金锁、许红阳3位“中国好人”以及王花君、信宝颖2位“时代新人·河北好人”来到现场开展宣讲。来自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以及23个县(市、区)的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宣讲活动在代讲人赵亚龙声情并茂的讲述中拉开序幕。他为大家介绍了“背篓电工”邢海明三十多年如一日,骑着摩托奔走在灵寿县木佛塔村附近9个自然村,义务为山区留守老人捎带生活物资的动人故事。“老电工奔走半生,背篓捎出百家情;真情义传遍山村,一腔热心不会老;坚守初心送光明,人民电业为人民。”——这段朴实的话语,正是邢海明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的真实写照。

90后的许红阳出身木雕世家,作为河北省非遗“井陉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他分享了自己在家乡井陉建立木雕工坊、将非遗课堂引入高校、创办木雕博物馆的探索与实践,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与创新。他表示:“我将继续坚守这份使命,让木雕艺术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在本次宣讲中,王金锁和王花君两位先进人物一同登台,分享了他们作为正定“常山红”平安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在古城志愿服务、调解纠纷的感人经历。在正定县,“常山红”平安志愿者协会家喻户晓。这支由1.5余万名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已成为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好人”王金锁自2017年起担任协会会长,带领志愿者们守护社区平安、传承古城文化。后因身体原因,王金锁不再担任会长,由资深志愿者、正定县盛世长安社区民调主任王花君接任。王花君多年来以真心换民心,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面对荣誉,他们谦逊地表示:“荣誉不仅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今后,我们会与志愿者们继续共同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为百姓平安和社区和谐贡献更多力量。”

“2014年,我在滹沱河的北岸安下了一个家,一个公益爱心农场。这些年来,先后有三十余人在这里生活、学习、接受帮扶……”在宣讲中, “时代新人·河北好人”信宝颖以“家、传承、翅膀、致敬”四个关键词,动情回顾了她二十八年来温暖的公益之路。2012年进入河北992大家帮志愿服务队,2014年成为团队负责人,多年来,她与志愿者们一同努力,关爱儿童、传承非遗文化、带领残障朋友走出家门、走访慰问太行抗战老兵,用持续不断的善行,为需要帮助的人插上希望的翅膀。“十多年来,我没有陪家人度过一个春节。我知道,我的父母有哥哥姐姐陪伴,我的女儿有她爸爸照顾,而这些需要我的人,只有我能陪……”在讲到动情处时,信宝颖不禁潸然泪下。她朴实而真挚的分享,深深感染了全场观众。一次次响起的掌声,是感动,更是深深的敬意。

始于“平凡”,终于“不凡”。这正是新时代中国好人的精神底色!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崇高精神,深深打动了现场每一位听众。现场群众纷纷表示,这些“先进人物”的故事真实而温暖,今后要以他们为榜样,从自身做起,传递正能量,共同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