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双争光荣榜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衡水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主任刘继攀:消化外科的精准“拆弹手”

2025-08-20 10:59:42 作者: 来源: 河北新闻网

  衡水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主任刘继攀

  消化外科的精准“拆弹手”

  8月16日7时30分,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南院区普外二科住院部走廊响起熟悉的脚步声,刘继攀医生穿着白大褂,手里攥着厚厚一沓病历,脚步匆匆地走向病房。

  “王大爷,您恢复得挺好,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刘继攀走进一间病房,和一位老年患者热情地打着招呼。

  老人说:“还得是多亏了你们,不仅手术做得好,照护也到位,才让我恢复这么快。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8月16日,刘继攀(左)在衡水市人民医院查房。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

  这位患者97岁了,身患直肠癌,因为年龄大,此前去过多家医院,都建议保守治疗。刘继攀接诊后,经过慎重评估患者的身体条件,最终决定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刘继攀说,微创手术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也利于老人家的身体康复。

  从医25年来,刘继攀始终秉承救死扶伤精神,将患者置于首位,累计完成手术5000多例,无一差错,被誉为消化外科的精准“拆弹手”。

  “外科医生的手,得有绣花般的精细功夫。”刘继攀常对同事和学生们说。为了练熟打结手法,他把手术线带回家,吃饭时练、看电视时练,连给孩子系鞋带都在琢磨指法。有一次给家人做饭时,锅里的菜都烧糊了,他还在餐桌边练习打结,忘了做饭的事。

  这种近乎痴迷的钻研,让他的手指练出了极其灵敏的肌肉神经“微记忆”,能够准确娴熟地做手术。

  2023年7月,一位患有结肠癌并伴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辗转多家医院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刘继攀。他发现患者病情发展很快,手术窗口期已经非常短,一旦错过将永远失去手术机会。但是该患者血小板值很低,而且血管壁极薄,手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

  面对两难选择,刘继攀经过反复研究,并和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做手术。

  手术那天,他站在手术台前,手指稳定得像装了导航。分离粘连组织时,他用镊子轻轻挑起血管壁,比头发丝还细的缝合线在指尖灵活穿梭……3个小时后,肿瘤被完整切除,出血也得到有效控制。10余天后,患者康复出院,激动地说:“这条命是被刘医生从鬼门关抢回来的。”

  “工作越久就越觉得有太多新知识需要去学习。”刘继攀说,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自己要不断地学习,持续尝试新的手术方法,造福患者。

  医院开通医疗手术示教系统以后,刘继攀就成了“铁杆观众”,每遇到权威专家的外科示教手术,都要反复观摩研究,并且和自己的手术记录做对照,找出自身差距和不足。多年来,他光积攒下的手术视频硬盘就有6块。

  刘继攀不仅在医术上精益求精,对待患者更是充满责任。面对紧急情况时,他甚至将个人安危抛诸脑后,只为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2023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刘继攀患重度感冒发高烧,刚躺下就接到急诊电话:一位车祸患者下消化道严重受损,急需手术。他迅速来到医院,很快就上了手术台。

  因为高热,手术台上的他汗流浃背,呼吸急促。为了确保手术的精准,他让护士给他注射了两支激素药物退热。随后,他聚精会神地修剪着患者损毁坏死的皮肤和组织,修复下消化道,顺利完成手术,免除了患者后半生与粪袋相伴的苦恼。刘继攀因体力透支,被同事搀下了手术台。

  繁忙的工作之余,刘继攀还担负着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任务,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既传医术,更传医德。

  在生活上,他关心帮助研究生,但在业务能力培养上,却是要求格外严。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稍有懈怠,他都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他经常对学生说:“如果今天我对你网开一面,将来迟早有一天病患会对你不留情面,‘严’不仅是对你们的成长负责,也是对患者负责。”

  如今,刘继攀培养的十余名研究生,大多成了各地医院的骨干,把他的“严标准”带到了更多地方。

  从住院医师到科室主任,从青涩新手到专家,刘继攀的白大褂换了一件又一件,不变的是那份“大医精诚”的初心。(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

关键词: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