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双争进行时

唠唠村里的新鲜事 | 红白事简办 村民都点赞

2025-08-14 10:48:15 作者: 来源: 河北日报

  “过去办红白事,往往大摆宴席、大操大办,现在可不这样了,家家户户都做到了简单节俭。”“我们这儿办红白事,红白理事会免费提供桌椅厨具,能省不少钱呢。”……

  在定州市大鹿庄乡东汉村,提及红白事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东汉村是有名的龙柳种植加工基地,村民们通过特色种植实现了增收。

  腰包鼓了,底气足了,大家开始攀比讲排场。办红事讲究“热闹喜庆”,白事注重“体面尽孝”,攀比之风愈演愈烈。

  薛伟兵是村里经常管红白事的“大管家”之一。眼见村里摆宴席的名目越来越多,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不仅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还造成资源浪费,他深感忧虑。

  2022年5月,薛伟兵在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倡议:集中购置一批桌椅厨具,供村民家里办事的时候用。提议当场得到村“两委”和党员们的支持。

  说干就干!薛伟兵联合村民薛非、薛永合、薛伟强等人,自发集资8000余元,购置了10张圆桌、110个圆凳、两口大锅灶以及锅碗瓢盆等用具,明确专人管护,供村民免费使用。

  “谁家办事,红白理事会直接送上门,用完拉回,省时省力又省心。”薛伟兵介绍。

  别看就这些桌椅板凳,效果却是立竿见影。谁家办红白事都用它,能省下1000多元的租赁费。到现在,这些免费桌椅已经用了70多回,全村加起来,总共省了8万多元。

  这几年,东汉村一直把改老规矩、树新风当成乡风文明建设的要紧事。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还经常组织移风易俗的宣传,文明理念慢慢在大家心里扎了根。如今,村里不管谁家有红白事,理事会都会给提建议、统一操办,主动帮村民忙活。

  村民小薛结婚时,红白理事会成员帮忙联系在村里的广场办,简单布置后请亲友吃了顿家常菜,礼金统一设为“随心意不超过200元”,比之前预算省了近3万元。小两口把省下来的钱用作创业启动资金,为小家庭的未来增添了希望。

  村民薛大爷去世,他儿子原本想按老规矩办。红白理事会成员上门劝说:“大爷生前最反对浪费,咱把钱省下来,给孙子交学费,才是真孝顺。”最后简办下来,比同村之前类似情况节省了近2万元。邻里们也觉得“不折腾,更踏实”。

  新风尚推动了敬老爱老传统的回归。“厚养薄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村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关心老人、照顾家庭上。

  2023年7月,村里建成了养老互助幸福院,内设厨房、餐厅、休息室、文体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所,为老人提供日间休息、健身娱乐、问诊医疗、爱心餐供应等多元化服务,营造了孝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讲述人:定州市大鹿庄乡干部 李玉莲)

关键词:移风易俗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