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桥东街道田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淳朴的民风。但随着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下了许多空巢老人。
如何让这些老人得到有效照顾,一直是村“两委”思考的问题。
时间回到2021年底。那年冬天的一个寒夜,独居的姚大娘因年迈体弱,不慎在家中摔倒,万幸的是及时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得到了救治。
这件事像一根刺,扎进了村民们的心里,更让村“两委”意识到,除了物质上的帮助,老人们更需要的是心灵上的陪伴和日常生活的照料。
于是,“一元餐厅”应运而生。
“一元餐厅”,顾名思义,就是每餐仅需一元钱。它不为盈利,只为让村里的老人和困难家庭吃上热乎又营养的饭。
去年餐厅刚开业的那天,外面乌云密布,餐厅内却暖意融融、一片祥和。乡亲们纷纷赶来,有的帮忙布置桌椅,有的送来自家种的蔬菜,还有的捐赠了粮油米面。
“这辈子,我从来没想过能这么方便地吃上热乎饭。”姚大娘在餐厅吃了饭,激动地说。
其实,“一元餐厅”的运营并不容易,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村里的党员、企业家们带头捐款捐物,巾帼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做饭,年轻人利用周末时间帮忙打扫卫生、采购食材。每当节假日,外出工作的年轻人会寄回善款,表达对家乡的一片情谊。
就这样,一份份爱心汇聚成了爱的海洋,让“一元餐厅”成了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每当午餐时间,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分享往昔趣事和田间地头的农事经验。
餐厅里还设置了“微笑墙”,上面张贴着村里为80岁以上老人庆生的照片,这些老寿星脸上洋溢着幸福。
“一元餐厅”的服务,延伸到了用餐之外。
村里一些老人,儿女在市里或外地工作,生活中的洗涮全靠自理。
为解决他们的洗衣难题,“一元餐厅”设置了洗衣房,配了5台洗衣机,并分设毛衣羽绒服、沙发罩、床单被罩等专机专用,全村老人免费洗衣。
如今,“一元餐厅”已成为集餐饮、理发、休闲、日间照料于一体的温馨家园,成了村里敬老孝亲的文化符号、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文明实践的主要阵地。
(讲述人:沙河市桥东街道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陈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