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慎终追远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邯郸市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 ,在慎终追远中凝聚民族精神,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3月29日,为树立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营造安全、文明、绿色、有序的祭扫环境,邯郸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发布了《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低碳祭扫新风尚的倡导者、践行者。
倡导文明祭祀 弘扬时代新风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文明祭扫,摒弃陋习。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扫方式,不燃放烟花爆竹,不在路边、广场、小区、树林、草坪、田间地头等场所焚烧冥纸、冥币等祭祀用品。倡导广大群众关注“邯郸殡葬”网络祭扫平台进行网上祭祀,鼓励采用献花植树、踏青遥祭等祭扫方式寄托哀思;节俭祭扫,传承美德。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尽孝,离世祭祀讲文明,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倡导移风易俗,让逝者欣慰,让生者无憾;安全祭扫,共筑平安。严格遵守祭祀有关安全规定,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品、腐蚀性危险品等,遵守有关防火规定,杜绝安全隐患。科学合理安排祭祀时间,避开高峰日、高峰时段,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开展文明祭祀,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对不文明祭祀行为自觉抵制、积极劝导,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殡葬新风。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举行集中祭扫活动
青松滴翠寄哀思,春风送花慰忠魂。3月27日上午,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举行“2025·清明祭英烈”集中祭扫活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全体干部职工、邯郸市第十二中学师生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活动。

上午8时许,活动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正式启动,全体人员向人民英雄纪念墓默哀致敬、敬献花篮,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仪式后,大家为左权、张兆丰、范筑先等203位烈士擦拭墓碑,并向他们鞠躬致意、敬献鲜花,代广大烈士亲属及社会群众表达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

今年清明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集中接待时间为3月24日至4月4日,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在人民英雄纪念墓广场、烈士陵园南园区分别设置服务点,为社会团体、各界群众和烈属提供咨询及祭扫服务。同时,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开通“网上祭英烈”祭扫平台,以献花、留言等方式,表达对英雄烈士的缅怀之情。
左权将军外孙沙峰从湖南醴陵左母墓前带来一抔故土,撒在左权将军墓前,左权将军母子历经百年实现跨时空“重逢”;查茂德、赵海枫等烈士亲属来到园区,开展祭扫活动,带来家乡人民对英烈的崇高敬意和无限哀思;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网上祭英烈”祭扫平台累计5万余名群众浏览,大家通过云端献祭、心香遥祭等方式,诉说着跨越时空的敬意……
人民群众用诗歌向革命先烈致敬
3月25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鸡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实验小学,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烈士陵园基地举办“诗赞革命先烈”主题教育活动。县文明实践中心、军退局的文明实践志愿者和县实验小学200 余名师生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文明实践志愿者和师生代表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全体人员肃立默哀、行三鞠躬礼,表达对英烈的深切悼念。县实验小学师生集体朗诵诗歌《不朽》,以声传情致敬英烈。

3月28日,大名县在革命烈士陵园举办“怀先烈传薪火共筑中华魂”主题实践活动。参加活动全体人员整齐列队,向英烈敬献花篮、鞠躬默哀,少先队员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铿锵誓言回荡陵园。随后,志愿者们开展“文明祭祀宣传”“关爱烈属服务”,倡导鲜花代纸钱、网络寄哀思,并为军烈属家庭送去慰问关怀。
3月27日上午,广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联合团县委、教体局、军退局组织党员干部及师生代表等180余人在广平县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 赓续英雄志”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敬献花篮、重温誓词、奏唱队歌、扫墓等形式,表达对英烈的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

推行厚养薄葬,从你我做起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尚。连日来,广平县聚焦于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场场宣讲,涵养移风易俗新风尚。志愿者走进乡村开展宣讲走访活动,结合村规民约“入户说法”,针对群众提出的疑问,结合实际案例讲述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和陈规陋习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群众对于宣讲内容表示认同与称赞。

3月25日,一场以“移风易俗倡新风 文明祭扫寄哀思”主题宣讲活动在大名县崇德广场举行。以朗诵、小品、相声等各类节目闪亮登场,活动在一场宣教中拉开序幕。活动中志愿者设立咨询台、摆放弘扬勤俭节约,树文明乡风展板、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文明祭祀知识,劝导群众采取文明、安全、节俭等方式祭奠故人。现场群众在“移风易俗倡新风 文明祭祀寄哀思”的条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承诺从自身做起,坚持移风易俗倡新风 文明祭祀寄哀思。此外,志愿者深入到社区、乡村开展宣讲。
与春同行,赴一场清明花事
清明祭祀源于古人对祖先的敬畏与追思,承载着中华民族孝道文化和家族观念,历经数千年,已然成为一种庄重的文化仪式。而踏青赏花则源于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在清明这一特殊节点上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3月23日,武安市石洞乡青烟寺村第5届“石洞春色,杏韵青烟”杏花节开幕,引来游客到青烟寺村赏花游玩,品尝乡村美食,感受春日气息。
3月28日到4月6日,“成语邯郸 礼遇魏县”赏花行活动将热情上演,梨乡魏县20万亩梨花齐绽放,引来各地游客共赴梨花盛宴,体验梨乡水城的无限风光。

为提升百姓出行体验,让旅程更加轻松愉悦,邯郸市京娘湖景区联合东太行景区推出高速费补贴政策。
当清明的微风拂过祭扫的鲜花,当校园里诵读经典的余音久久回荡,当社区中厚养薄葬的讨论热烈展开,一幅传承与创新交织的清明图景跃然眼前。系列活动的开展,犹如一场场生动的文明实践课,使清明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价值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在今后的日子里,这份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文明的追求,将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日常,滋养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文明之花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里绚烂绽放。